水泥工业:练成内功好发展实现跨越发展
发布:2009-06-23 14:55:10作者: 不详浏览量:2014
今年以来,在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政策作用下,建材行业总体表现出相对较好的增长苗头。据统计,1月~4月,规模以上建材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633亿元,其中4月当月完成5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4%和15.4%。其中,1月~4月全国水泥产量4.29亿吨,同比增长13.05%;4月当月同比增长17.53%,是自去年8月份水泥产量增速下滑以来最高同比增长率。4月全国水泥出厂价格平均每吨283元,环比上升0.6元,也是自去年10月以来水泥价格的首次回升。据测算,一季度水泥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仅22.8亿元,同比依然出现了5%的下降;而二季度的跟踪数字则显示,水泥行业的利润水平已出现回升。
但是,从总体来看,水泥行业生产总量过剩、投资过热仍是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从统计数字上看,目前国内水泥总产能达到17亿吨,而市场需求量在14亿吨左右,有3亿吨富余产能。同时,随着宏观经济调控、基本设施逐渐完善等因素,水泥需求也将逐渐减少,水泥企业间的竞争将更加严酷。
实现跨越发展取得辉煌成就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材行业的领导、专家学者从我国水泥工业发展实际状况出发,提出要秉承“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的发展战略,实行水泥工业“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的产业政策,全面落实“降低投资、设备国产、优化设计、强化管理、大力发展干法水泥”等一系列发展措施,中国水泥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水泥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国水泥年产量从2000年的5.97亿吨提高到2008年的13.88亿吨;新型干法水泥占总产能的比重从2000年的不足12%提高到了2008年的61%;到2008年底,全国新型干法生产线达到922条,熟料产能达到7.57亿吨。同时,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目前我国新型干法生产线的技术经济指标已接近于国际领先水平,5000t/d、10000t/d大型新型干法水泥成套装备出口和水泥项目工程总承包已具备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大大增强了水泥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另外,水泥工业节能减排的成效也非常显著,到2008年底共有263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利用水泥窑配套建成投产了193台废气余热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1661.7兆瓦。每年节煤45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95万吨。在水泥生产过程中处理和消纳工业废弃物、城市污泥、生活垃圾等技术创新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使水泥行业的纳废能力大大提高。可见,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所走过的道路是成功的。
调整发展方式获取集团优势
近年来,国家一直在重点支持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发展,已经初步形成按区域为市场划分的布局。国内几家大型水泥集团快速成长,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干法水泥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海螺的“T”(沿海、沿江)战略十分清晰,准确定位市场,依靠资源,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发展企业的规模。海螺集团在安徽、广东、江西、江苏、广西等地的一些大型熟料基地的建设,为淘汰当地落后水泥起到了强大的推进作用。为了节能减排,海螺集团在所有的水泥工厂均实施和规划了利用水泥窑废气余热发电装置,已投产余热发电装机60多万千瓦,节能效果非常明显。利用水泥窑废气余热发电在水泥行业方兴未艾。
中国建材集团通过上市和发行企业债券,募集资金后,通过资产重组、联合以及股份制等形式,成立了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整合了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江苏、山东水泥企业,形成了跨地区的企业集团,推进强强联合和兼并重组小企业。
中国中材集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以优势企业为龙头,整合了陕西、宁夏、新疆、河北、广东水泥企业,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根据集团的战略、发展规划进行区域市场的整合,通过联合方式加强了与跨国集团相抗衡的能力。同时还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非金属矿企业进行了整合,取得了较好效果。
此外,地方国有大企业集团,如冀东水泥、华新水泥等成为水泥企业重组兼并的积极实践者和领跑者,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新型干法水泥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虽然水泥行业发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必须看到目前水泥行业结构性矛盾还很突出、还有一半工艺技术落后、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且规模不大的企业需要淘汰,需要用新型干法水泥技术替代,已有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也还需要不断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能效,进一步提高环保效果。兼并重组联合是解决落后问题的最有效办法,只有企业做大做强,行业才能做大做强。只有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品牌才能形成其独特的企业风格,并购重组是让企业文化和品牌传播的最有效途径,也是提升行业整体素质最有效的办法,是水泥工业发展的必然之路。
延长产业链发展混凝土
各大国际水泥集团的经验表明,产业链的延伸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降低营销成本,延长价值链,支撑主业的发展,而混凝土产业则是水泥企业延长产业链、提升竞争力最具优势的方向。世界上一些知名跨国水泥公司均已将产业触角延伸至混凝土行业。
专家认为,作为上游的原材料产业,水泥不能引领下游市场,其发展受益于投资也受制于投资。从水泥投资的情况来看,一些区域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正逐渐形成。因此,水泥企业要想更好地生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自身情况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是必然选择。
而从中国目前的混凝土行业发展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是小企业多,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混乱,欠款现象严重,此种现象造成许多水泥企业因此望而却步,但这恰恰说明市场需要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对当地的商品混凝土产业进行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规范市场竞争行为。这方面,水泥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生产集中度的经验也可以借鉴。
混凝土是目前土木工程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以水泥、砂石等为主要原材料。近几年来,基于环保、质量保证等因素,在土木建筑工程里,越来越多地使用企业化的混凝土搅拌站生产、混凝土搅拌车运输的“商品混凝土”,而逐渐抛弃以往建筑现场搅拌的混凝土。
业内专家指出,我国水泥工业发展,只要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化地区布局和结构调整为重点,以效益为中心,控制总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依靠技术进步,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就一定能够实现产业集中度达到较高水平、水泥工业基本实现现代化并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