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让人快乐的产品无需愁钱
发布:2012-05-23 16:17:03作者: 浏览量:9554
在迪士尼进驻上海的那十年漫长谈判过程中,负责该项目的唐军曾一度小心翼翼地躲避媒体密集“围堵”,以至于不接受采访渐成他的一个习惯。
翻开唐军的职业经历,国企、外企、私企他都“进过”,电影、电视、网络他也都“玩过”。在进入迪士尼之前,他在中国电影公司负责引进和出口电影音像产品,担任过中国电影公司洛杉矶分公司经理;进入美国迪士尼之后,唐军同时负责了迪士尼和ABC在华的电影、电视、广播、主题乐园等多门类运营,并一手缔造了伴随很多中国小朋友成长的《小神龙俱乐部》。
离开迪士尼之后,唐军先后担任盛大天地公司和寰亚传媒的首席执行官。但在这十多年的岁月中,也都很难在公共媒体上找到他的只言片语。这次的采访,是他刚作为外部独立董事被延聘进入央企深圳华侨城股份公司的董事会之后。
“接受采访主要是当下的时机特别好,”坐在桌子对面的唐军回答问题时看起来比照片上更为年轻,“国内文化娱乐产业处于上升期,而去年的六中全会也把文化产业单独拿出作为一个项目讨论,我想,到时候了。”
唐军在美国文化产业中摸爬滚打、逐步成熟后回到国内时,中国对于文化产品探路方兴未艾。第五代电影导演正在百花齐放,锦绣中华、欢乐谷等主题乐园也在探索寻径。
华侨城集团公司旗下的深圳欢乐谷比香港迪士尼的开业要早整整七年。欢乐谷刚开园的时候,还在参与策划建设香港迪士尼的唐军便早早造访。他对记者说,当时的第一感受是“人蛮多的”,而且多得超过了他最初的想象,“年轻人玩的时候乱喊乱叫的劲头很来劲”。
政府观念的转变
主题乐园是文化产业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高集成度的产业之一,它不仅是一个旅游项目,更是一个产业链条,往上连着影视产品制作,往下连着文化衍生品开发销售。但让刚刚接触文化产业的中国政府想明白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的价值差异,还是颇费周折。回忆运作迪士尼进入上海那十年谈判,唐军坦言,最初迪士尼和政府在这一理念上的差异特别大。
“迪士尼乐园只是迪士尼整个产业中的一部分,迪士尼的进入对于地方整体影响力不能单看乐园本身的回报,这就是一个理念差异,所以当时我们同中方在这个问题上曾经历过充分的沟通,这一点政府想明白后,对我们的后期支持就特别大,”唐军强调说,“千万不要低估政府的智慧。”
所以,在中央去年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前,应该说从政府到企业,中国发展文化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文化企业“四大内功”
采访中,唐军也提到,中国的文化企业要发展,不仅要明确目标,还必须修炼“四大内功”,有人才、讲故事、做定位、会运营。
“即便是迪士尼的公司目标也不是在创立的第一天就能明确下来的,但它有一个根深蒂固的理念,就是想让人们欢乐起来。现在很多国内的文化企业决策做得很快,但总体目标却不是那么明确。”唐军说。
企业实际运营中,中国文化经营人才缺乏是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通病。另外,有些产品不是题材不好,而是讲故事方面有缺陷。寰亚电影发行公司当年发行的《无间道》,故事讲好了就能吸引好莱坞买来翻拍。
至于资金,似乎在当前并不是一个问题。无论是国有文化传媒类企业,还是中银国际、建银国际等投资机构,都希望在这个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中淘金。唐军自己所投身的寰亚传媒就有丰德丽控股、云峰基金、新浪、腾讯等多家实力公司支持。
剩下的问题是,投资机构和文化类企业之间如何互相选择?文化产业也有投资风险。好莱坞的“二八定律”就是,投资十部影片只有两部会成功。像华侨城、寰亚这样多业务门类或者跨媒体平台,可以用整体收益平抑单个项目风险,但更多富有活力又缺乏资金的中小文化企业却没有这般优势。唐军认为,依据他的经验,投资者为平衡风险,需要对被投资公司的整体业务架构仔细考量;而被投资公司也尽量要寻找一家和文化企业创始人、主动驱动者理念一致的投资者。
“那天和马云聊天,他说‘我们生产点能够让人兴奋、乐呵点的东西行不行?你看看现在的微博,上面都没有人说句谢谢的’。”唐军对记者聊道,“我想,这是一个现实,所以从事文化产业的人特别要明确你的产品需要有触及心灵的作用,人们的文化娱乐需求无外乎是要高兴起来,去快乐生活,只要满足了这个需求,无需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