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3858924279

四川水泥生产线重建引发销量过剩危机

发布:2009-05-31 15:24:31作者: 不详浏览量:2028

   水泥生产线还在建设,价格战却已开打。蜂拥进入四川的水泥业投资者们,突然发现自己深陷进退两难的泥沼之中。 
 
  在地震重灾区北川县,总投资6亿元的第一家灾后重建水泥企业——中联水泥厂近日即将投产;在紧邻重庆和贵州的长江港口城市泸州,总投资7亿元的赛德水泥厂刚刚破土动工,它的主要出资方之一是摩根大通。

  与此同时,四川省内水泥价格从“5·12大地震”后最高的每吨550元,降至目前每吨420元左右,海螺水泥、拉法基、亚东等大企业正争相加入最早是由中小企业发起的降价战。

  价格狙击战

  曾经的废墟上,灾后重建正如火如荼。“5·12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在四川各个重灾区随时随地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每一家水泥厂门前,都排满了前来拉货的大卡车。

  但表面上的紧俏背后,降价暗战今年3月份就已展开。

  据重灾区之一都江堰市的水泥经销商介绍,当地生产的散装水泥价格每吨520元~540元左右,而外地产水泥售价每吨为510元~520元。3月份,本地的峨胜水泥率先降价,拉法基、亚东等大厂纷纷跟进,到4月底,峨胜水泥每吨出厂价由490元降至440元,5月上旬,亚东水泥每吨出厂价由460元变为410元。

  西南民族大学水泥营销专家刘德昌副教授承认,他也没有想到水泥价格战会打得这么早、这么猛。他认为,由于灾后重建需求巨大,导致水泥价格攀升,外地水泥纷纷涌入四川和甘陕灾区,即使加上运费,利润空间依然很大。

  据估计, 4月份仅安徽海螺水泥在四川和重庆两地的总销售量就达到40余万吨,而重庆产水泥过去一年在四川市场的销售总量接近1000万吨。这成为四川本地水泥企业最大的威胁,只有选择降价,才能让外地水泥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

  以4月份数据为例:四川省内水泥销售价格约为每吨520元,而经济远为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水泥仅售每吨280元,相差将近一半。刘德昌认为,只要每吨有10元的差价,外地水泥尤其是重庆水泥就会涌入四川,随着技改和余热发电技术的应用,水泥生产成本降低,传统的销售半径将大幅突破,由大企业主导的水泥价格血拼不可避免。

  有四川本地水泥企业负责人表示,入川水泥价格每吨还要下降50元才会到达利润底线,今年下半年起,震后开建的水泥生产线产能将逐步释放,水泥继续降价的趋势难以逆转。

  四川利森水泥战略投资部主任钟明认为,近期灾区农村住房建设基本告一段落,而城镇安置房建设尚未全面展开,水泥需求暂时出现空当,也是促使水泥降价的原因之一。

  “跑马圈地”现危象

巧合的是,去年“5·12大地震”当天,海螺水泥发布公告称,将在四川、湖南、湖北、广东、重庆、贵州六省投资15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今年5月18日,四川广元海螺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正式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中国水泥协会去年发布的《四川灾后重建水泥产业调研报告》披露,四川三年内每年有1亿吨左右的水泥需求,其中2008年~2009年每年将出现4000万吨左右的供应缺口。

  四川省经济信息中心经济监测处则预测,本省水泥需求为2008年9640万吨,2009年11520万吨,2010年10680万吨,三年合计需求为3.18亿吨,而地震直接受损区的水泥需求为1.32亿吨。

  巨大的市场需求造成的可观缺口,让各路水泥企业和投资者心跳加快。据公开资料显示,去年5月29日,即震后仅半个月,中国建材集团宣布在重灾区彭州投资建设一家年产量达400万吨的水泥厂。随后,美林集团斥资5000万美元兴建震中附近的紫坪水泥厂,年产量300万吨。利森水泥也在另一个重灾区什邡市兴建生产线,年产量为400万吨,预计投资达12亿元。

  据统计,2008年3月份以前,四川在建和拟建水泥生产线83条,合计9970万吨,地震后又增加了33条,产能达6000万吨,新增总产能高达1.6亿吨。加上已有的6000万吨产能,预计

到2011年,四川水泥产能将高达2.2亿吨。

  刚刚结束西部调研的中国水泥协会秘书孔祥忠警告说,按照测算,四川新建水泥项目合理产能应控制在5000万吨左右,资本冲动以及地方政府放宽审批导致的产能过快扩张,将引起四川乃至中西部水泥市场失衡危机。

  爆发于2003年前后的“浙江现象”,便是市场失衡的典型案例。2001年到2004年的三年间,浙江省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年增长率高达155%,随后出现的是全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大部分企业利润急剧降低甚至发生亏损。

  “虽然有些已批复的生产线不会马上开工建设,现有生产线也会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产能,但今年下半年起震后新建的生产线实际产能依然惊人。”孔祥忠说。

  同样受地震影响的甘肃省,2008年已开工建设水泥生产线10条,其中日产5000吨1条(平凉海螺),日产4000吨1条,日产3000吨3条,日产2500吨5条,日产2000吨1条。中国建材集团还与该省5个市、州共签订建设6条水泥生产线的意向性协议。

  但中央要求灾区“三年重建两年完成”,让水泥需求在两年内集中释放,让大举投建水泥生产线的企业措手不及,以至于出现这边还在建生产线,那边价格战已经开打的罕见局面。灾后重建,让水泥产业成为最大受益者,却也埋下了投资失控的隐患。

  或进或退 各有盘算

  虽然不少水泥企业不愿错过灾后重建的商机,但选择离重灾区较远的川、渝、黔三省交界的泸州市叙永县投资7亿元人民币,兴建一条日产4600吨、年产200万吨新干法水泥生产线的赛德,显然另有打算。

  利森水泥的钟明认为,赛德无疑希望在这个三角地带形成垄断,他们更看中的是周边市场的长远需求。

  他说,震后四川省对传统立窑水泥生产线的淘汰推迟了三年,但毕竟现有新干法水泥生产线在全省只占三成产能,依然还有投资机会。一旦三年后四川4000万吨立窑生产线被淘汰,新干法生产线将填补空缺,加上西部地区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尤其房地产市场如果出现回暖,有可能消化近期投建的新干法生产线产能。

  不过也有来自香港等地的外来投资商,去年地震发生前本已确定在四川上马水泥生产线,震后即取消了投资计划。或许这会让蜂拥而上的投资者冷静下来,评估一下他们的投资是否足够理智。

 


搜索
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