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如何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科学发展之路?我市交出令人可喜答卷:一年来,我市散装水泥供应量实现1828万吨,居全国城市第一;散装率达到83%,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全年由此节约煤13.96万吨、电12960度、水2160万吨;减少粉尘排放75.6吨、减少粉煤灰等工业废弃物36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2.4万吨。
对于常州的这项突出业绩,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
协会2009年元旦后特向市长王伟成和市散装水泥办公室发来贺信,充分肯定了我市“实施政府推动、企业跟进、市场化运作、进行水泥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预拌混凝土、精心推广应用预拌砂浆”的做法。
中国水泥总产量占世界四分之一。散装水泥发展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是实现工业、城市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目前,我国水泥散装率是45%。江苏省水泥散装率为67%。
据了解,我市水泥“发散”工作在计划经济时期有过光荣历史,然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徘徊不前,散装率更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几年,局面扭转:2005年我市散装量列全国城市第7位;2006年,散装量首次突破千万吨,居全国城市第三位;2007年,散装量居全国城市第二位。
市散装水泥办公室主任尤大晋介绍,多年前,全市机立窑占70%以上,溧阳作为全市水泥集中地区,不仅产量大,而且90%以上是包装水泥。出路在哪里?在于突破行业结构不合理和重点地区两大难点。首先,常州市散装办给溧阳市人民政府发出了一封信,介绍了国家和省、市有发展散装水泥的政策,分析了溧阳市水泥行业作为本市支柱产业所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必须走水泥散装化之路的要求。其次,散办组织水泥企业的决策者,到浙江等地学习。面对挑战和机遇,精明的企业决策者们开始思索。其中,盘固公司率先引进国际先进装备2500日产熟料新型干法回转窑。同时,涌现了一批以金峰、扬子为代表的“发散”骨干企业。市经贸委等五部门还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常州市水泥工作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大力扶持行业发展。
发展散装水泥工作不能一味强调抓生产源头,必须同时抓好使用环节。我市全面实施“农村发展散装水泥、使用预拌混凝土、推广预拌砂浆”的“三位一体”战略。武进区成为首批“全国农村发展散装水泥示范县(区)”,基本经验在全国推广;常州市成为第一批使用预拌混凝土试点城市之一,江苏省“十强”混凝土企业中常州占2家;2007年6月,国家商务部等六部《关于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下发之际,我市出台《关于加快我市预拌砂浆发展的实施意见》,常州市众华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第一筒预拌砂浆在市运河服务中心工程使用,掀开了常州市预拌砂浆发展使用的序幕。目前,后续建设的预拌砂浆生产企业5家,年产能达100万吨。